大家都知道遼寧液氧是一種在常壓下溫度為零下196℃的低溫液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它,比如外傷止血、淺表手術、液氮儲存運輸等,在操作或接觸液氮過程中如果防護不當很容易受傷,那么液氮是燙傷還是凍傷?
一、液氮是燙傷還是凍傷
接觸液氮是凍傷還是燙傷需要分兩種情況來分析,這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1、凍傷
當皮膚持續放在液氮中會造成凍傷,這個凍傷短時間內可能是表面的,一旦超過一定時長就會造成不可逆的深層凍傷甚至結構壞死。液氮遇到溫度高的皮膚這個接觸過程液氮的溫度-186℃,這就是凍傷的一個過程,其次,液氮在接觸人體皮膚時會吸熱升華,這個過程中皮膚溫度會再度下降,相當于過程中被凍傷兩次。
2、燙傷
當皮膚接觸液氮被凍傷之后表層溫度很低,當遠離液氮之后處于室溫狀態下,這中間短時間內經歷的溫差,讓的皮膚溫度迅速升溫的過程,其實是被室溫燙傷的過程。這里我們可以理解為表皮燙傷。這一點的佐證是被液氮燙傷的組織表面相比普通皮膚有較為硬實的觸感。
總結一下,醫學上將熱損傷或強烈冷損傷統稱為燒燙傷。液氮是-198℃的液體,如果在體表停留時間>1分鐘,會造成表皮壞死。液氮造成的皮膚表皮壞死,也是按照燒傷的Ⅰ、Ⅱ、Ⅲ度分型。
二、液氮接觸受損后急救措施
1、需要先遠離傷害源,迅速將皮膚離開液氮,避免傷害加劇。
2、若傷處有水泡,水泡較小且未伴隨疼痛等不適癥狀,無需特殊處理,保持患處干燥清潔即可。
3、若水泡較大,可使用碘伏擦拭患處,并使用無菌注射液抽出液體,然后局部處理避免感染,如果不能自行處置可以及時前往醫院救治,避免創面感染。
4、凍傷和燙傷都是常見的物理性損傷。只是致傷原因不同,導致組織損傷的病理,生理過程基本相類似。主要是進行創面的初期處理,后續要進行定期的換藥,并且期間要保持創面干燥,如果發現,包扎的紗布有濕透的表現,要及時更換紗布;如果有皮膚壞死,要擇期進行皮膚移植。移植的皮膚愈合后,要適當的進行功能鍛煉,預防瘢痕形成。
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和我聯系刪除!